一朵花换一个春天

——读《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》有感

 

最近,网上流传一个段子:如果你最近感到不幸福,那你最近一定没有做这两件事:读书和锻炼。由此我不由地感慨,看来我最近挺幸福,不仅锻炼了,而且读书了。

《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》这本书去年就已经翻过,然而并未在心中留下多么深重的痕迹。然而在2013年的尾巴和2014年开头这样深沉的气氛中,再次翻翻这本书,突然就生出了很多感慨。

很多人说,这本书好的地方在于没有板起面孔来告诉我们教育的艺术,反而和孩子平视,甚至是仰视起孩子来。

这样好不好?我很纠结。

现代的学生观都告诉我们,要把学生当做“人”来看。因此特别要重视孩子的个性,尊重孩子的权利。现行的评价机制,也把学生放在“中心”的位置,学生的意见很重要,要重视学生的感觉。

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,那个把“老师的话当做圣旨”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,作为“人”的学生有思想,不再是老师手中的提线木偶了。

不过,让我们忧心的是,师生关系也随之更加复杂了。似乎学生眼中老师的形象就已经涵盖了老师全部的内涵。当然,社会上也发生了另人感到胆寒的师生冲突。这些都不能不让人怀念那个遥远的逝去的时代,当孔庙不再香烟缭绕的时候,偶尔还是有一些人怀有对那个时代的敬意和追慕。作为老师,那是一个很单纯也更加幸福的时代。

而当老师走下神坛的时候,当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,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除了靠已有的学养教育学生外,还有什么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,而非心怀不满地折服?

文章中有一例:文中有一例:八岁的玛丽不小心打翻了她的果汁时,她的妈妈平静地说道:“我看到果汁打翻了,我们重新拿一杯果汁吧,还要那一块海绵。”她站起来,把果汁和海绵递给女儿。玛丽低声说:“哎呀,谢谢你,妈妈。”她把桌子抹干净,妈妈还在一旁帮她。妈妈既没有严厉的批评,也没说一些无用的忠告,做女儿的真的很感激。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?如果妈妈大发雷霆事情还是得解决,还弄得妈妈生气女儿伤心。即使无法避免怒火,也可以不带指责、不带定性评价地表达出来。所有这些人道的交流方式技巧的背后,是对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尊重。

那么对待学生不也是这样吗?没有必要大声呵斥,也没有必要严厉责罚,真正尊重和理解是需要良好的沟通来完成的。

作为一个年轻教师,有时候我们会感到痛苦,除去教育环境的因素,其实更多的还是自己认识的局限。在这样强调结果的社会中,我们所有人都想要做的更好。无意间,学生就成为我们工作的工具。我们完全忘记了他们是人,因此我们的要求有时显得蛮横无理,我们的怒火显得霸气十足。

然而在教育面前,有时候要更多地“舍身忘己”,忘记自己是在工作,而是像书中的母亲那样为孩子考虑。因为当我们看到孩子幸福时,我们也会感到由衷地喜悦。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
用我们的汗水灌溉一朵花,这朵花对我们来说就是整个春天。

这就是我读书的一点点感悟。